Friday, March 21, 2014

林恆毅:馬採綠色能源進度慢

林恆毅:馬採綠色能源進度慢

(吉隆坡23日訊)許多國家紛紛未雨綢繆,加速使用生物類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進程,相較之下,大馬的綠色能源運用還是顯得緩慢,仍未下定決心。
其中,鄰國印尼1月1日起落實,無論補貼柴油或非補貼柴油,都必須摻10%的混合生物柴油,而發電用油則是必須摻20%的生物柴油;其中10%生物柴油措施,預計可節省40億美元外匯。
大馬生物能源聯合會副會長林恆毅接受星洲日報專訪時表示,大馬的發電廠大都還是使用傳統的煤炭發電,而我國的煤炭供應大多是從海外進口,如印尼。
他說,由於地方上原產量限制,目前大馬的生物質雖不能完全取代煤炭,但卻能局部替代,如100兆瓦的獨立發電廠,可以把其中的20%煤炭原料改為使用棕油廢料原料。
“由此一來,我國的供電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,因為可以從中節省大量外匯及運輸費,政府也可以省下許多補貼。”
發電廠轉型須承擔風險
他說,其實大馬所有的獨立發電廠,都可以開始使用生物質能發電,局部替代煤炭,最理想的方式,就是把棕油廢料處理的加工廠,設在獨立發電廠範圍,並使用輸送帶運送。
至於為何大馬尚未有獨立發電廠業者跨出這一步,他說,目前許多發電廠都是使用傳統技術發電,並且已有一定的利潤,一旦轉型將需要3個月至1年的時間進行人力及技術培訓,有一定的風險。
他認為,若政府願意給予這一年的保證,相信很多業者願意跨過這個障礙,因為長遠來說更加划算,可以減少大量成本。
原有設備須進行改動
他說,發電廠逐步轉換使用生物質能的投資,也在可負擔範圍內,只需在原有的一些設備上進行改動。
他指出,煤炭對棕油廢料的用量得以一對一的轉換,同樣每公斤生產約4千熱值(Cv),而若棕油廢料供本地使用,只需進行切碎及烘乾的加工,可以省略製成粒狀或棒狀的步驟。
鄰國最低收購價比本地高
生物質能原料多出口
林恆毅說,目前大馬每年出口8千萬噸的生物質能材料,主要包括2千噸的棕櫚空果串及6千噸的棕油樹葉及樹幹;其中進行加工的只有不到10%或800萬噸,剩餘90%是沒有加工就直接出口。
他表示,本地生物質能業者,大部份都把生物質能原料出口到國外,因為本區域的一些國家,如泰國、新加坡及菲律賓的“再生能源固定價格收購制度”(Feed-in Tariff)的最低收購價,比大馬每千瓦7仙美元高出40%,最高的更高出三倍,約每千瓦20仙美元。
他透露,其實還有很多棕油廢料直接丟棄,埋在油棕園內,不但需要耗費人力,還會造成環境污染,釋放比二氧化碳危害性還要高出24倍的甲烷,對臭氧層構成破壞。
政府於今年1月起調高大馬半島15%電費價格,其中原因就是基於國際燃料價格波動。
生物柴油方面,大馬則是從今年7月起,在全國落實5%混合生物柴油,並預計會消耗50萬噸棕油生物柴油。
採煤炭會令地殼變化
另外,林恆毅也表示,許多國家已意識到,大量挖取煤炭造成的地陷及土壤變質危害,甚至長期累計引起地殼變化。
他說,過度開放煤礦如同殺雞取卵,對環境危害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。
他指出,生物質能的二氧化碳排放概念是平衡的,雖然燃燒生物能源時也會排放二氧化碳,但是其原生植物卻有減排作用,並不似石化能源,如煤炭是100%排放二氧化碳。
他表示,生物質能領域在大馬為新興行業,目前大馬經營生物質能的業者有約百人,除了棕油廢料,還有沙谷米、米糠、甘蔗渣及洋麻等。
他指出,雖然棕油內的濕度成份較高,處理較困難,但是勝在數量多,容易收集,也是目前大馬最大部份的生物質能原料。
(星洲日報/獨家報導:梁康)

No comments: